8月19日上午,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东莞市会议大厦一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欧阳全、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朝东、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峻睿出席发布会。东莞市RAYBET雷竞技入口副秘书长莫沃佳主持发布会。
台港澳事务局局长黄慧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组委会,感谢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本届台博会的筹备情况作简要介绍。
两岸一家亲、莞台亲上亲,常来常往、越走越亲。2025年以来,两岸经贸合作逆势上扬,人文交流走近走深,青年携手逐梦圆梦,充分彰显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万里河山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家园。
东莞台博会作为广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省级平台,是落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自2010年创办以来,东莞台博会始终肩负经贸合作、产业对接、人文纽带、融合示范四大核心功能,经过十五年历练,已发展成为两岸规模最大的经贸交流活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台资企业产品展销平台。
今年是第十六届东莞台博会,以“强链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RAYBET雷竞技入口台湾事务办公室、东莞市RAYBET雷竞技入口、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联合主办,定于9月11日至14日在东莞厚街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面积3.3万平方米,搭建8大主题馆、25个省(市)专馆,重点呈现AI、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台企名品。
今年,我们将从广度突破、精度跃升、深度交融三方面,打造采购服务更高效、台湾元素更丰富、文化交流更走心的新一届台博会,向“海峡两岸台企名品第一展”稳步迈进。
第一,广度突破,海外台商首次设馆,参展规模创下新高。作为服务台商台企开拓内销、转型升级的“金字招牌”,东莞台博会15届累计达成合作意向408.6亿元,助力建设两岸共同市场。本届首次设立“亚洲台商主题馆”,集结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0多家有实力台企,开辟“一带一路”新商机、新渠道。台湾地区及大陆台商参展都超过上届,覆盖台北、高雄等岛内全部22个县市,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台商参展,以及江西、四川、湖南、福建厦门、浙江温州、湖北黄冈等25个省(市),东莞32个镇街台企也集体亮相,展示3C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组委会特别设立台商品牌形象区,东莞台商大厦、莞台高新产业园、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博会五大莞台融合名片将一起亮相,集中展示东莞在两岸融合发展的亮丽成果。
采购服务也全面升级。特邀东南亚、中亚和印度采购商,京东、小米、山姆等大型商超平台,以及国家级行业协会代表等超2000名专业观众到会采购,全面展现台博会的强劲吸引力和台商投资大陆、扎根大陆的信心。
第二,精度跃升,台湾行业公会更多,电子产业更聚焦。台博会深入落实《东莞两岸方案》,坚持办好电子专业展,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展商占比超70%,推进产业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赋能,人工智能主题馆等专业展馆拓展提质,持续吸引英业达、友达数位、达明机器人、京码股份等多家行业龙头及知名台企领衔参展。多年来,两岸企业家峰会、全国台企联、台湾电电公会、台湾商业总会等重点工商团体均参展采购,今年新增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发电机工业协会等团体,举办新品发布会、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携手推动岛内台资企业总部投资广东,围绕两岸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合作交流讨论,助力台商台企提质增效、技术创新、开拓内销。
第三,深度交融,众多台青“首来族”来莞交流,多项台湾特色元素全民共赏。广东全力支持东莞建设新时代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将台博会打造为两岸共同家园的鲜活窗口,持续深化两岸人文交流,鼓励台胞台青来东莞发展。本届展会将台湾伴手礼专区建成“宝岛风情长廊”,集结台北、高雄、桃园、台中、台南、苗栗等22个县市93家展商110个展位,带来台湾美食、特色品牌、伴手礼,岛内展品为历年来最多,以“一县市一爆品”呈现地道台湾风味,我们在招展审核上更严格剔除一些同类展品企业,保障展出的展品更有代表性。展会期间,台湾民俗表演、英歌舞等特色节目将轮番上演,为市民大众带来两岸民俗文化盛宴。值得关注的是,在7月台风“丹娜丝”重创台湾后,台博会组委会自发深入台南灾区一线、帮扶受灾农户,促成文旦柚等滞销农产品跨越海峡来到台博会现场,尽心尽力守护同胞福祉利益,让两岸人民情更浓、心更近、利更融。
今年也将继续以展为桥,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学习生态圈,以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为阵地,以“台青进莞来 筑梦更精彩”交流分享活动为舞台,以台湾青年“首来族”参访东莞为契机,全面展示东莞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机遇和宜居宜业美好家园政策,吸引更多台湾同胞来东莞发展,让岛内的年轻朋友感受“青春之城”魅力,共享大陆发展机遇,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目前,距离台博会开幕还有23天,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现有超583家企业报名参展,展位超1824个,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等大型采购商超150家,专业观众超2000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我们将与各方一道,扎实推进最后冲刺阶段各项工作。
在此,诚挚地邀请社会各界朋友于9月11日至14日来东莞厚街参加台博会,也热忱地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到现场采访报道,共襄盛会、共话精彩。谢谢大家!
【现场记者问答】
1、为了落实《东莞两岸方案》,东莞出台实施了“1+6”政策体系,本届台博会怎么体现和贯彻系列政策?
台港澳局黄慧红局长:
国务院批复《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一年多以来,东莞积极探索两岸创新发展合作路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高标准建设莞台高新产业园区,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见效,出台财政专项资金促进台青就业创业,举办覆盖超万人的两岸民间交流活动等。其中,连办15届的台博会是莞台经贸合作的标志性成果,参展人数、采购金额连年突破,获得中央台办、两岸台商台企及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7月21日,2025年度部省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台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议定在促进两岸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合作、贸易便利化、民间交流合作等方面的20项新措施,为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高规格办好东莞台博会,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台博会将结合“强链融合,智创未来”展会主题,从共同市场、共融产业、共建家园三方面贯彻落实《东莞两岸方案》。
第一,以展会为平台打造两岸共同市场,探索开拓内销新渠道。今年招商招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参展“朋友圈”走向海外,邀请亚洲多国、台湾县市以及大陆各省市的台湾工商团体、知名台商台企,充分听取吸收台商意见诉求,精心设计展馆、搞好服务对接,推进展会采购体系国际化升级,海外采购商与2000多位国内专业买家将参会对接,为亚洲范围的台商台胞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东莞及广东的政策红利,让展品变市场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助力台企开拓内销市场、稳定扎根经营、加快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呼应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引导台商台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加入广东共同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第二,以展会为媒介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探索经济合作新路径。随着台湾电电公会、台湾机械公会等台湾重点行业团体的深度参与,东莞电子行业协会等本地协会的联动合作,英业达、达明机器人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我们以务实行动和实惠举措,支持、组织更多台湾行业公会、台胞台企来莞参展参会,实地参访莞台高新产业园,实现精准供需对接,让远道而来的参展商、采购商朋友共享高效开放的营商环境。同时,立足大湾区雄厚制造业家底,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台资项目落户、增资扩产,携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第三,以展会为桥梁共建两岸美好家园,探索社会人文交流新赛道。一是发挥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馆的展示窗口、交流互动功能,集中优化惠企政策推介、青创基地对接、城市参访体验、创业资源共享等服务,邀请台湾创业青年代表、自媒体人及“首来族”参会交流,共建共享台湾同胞宜居宜业美好家园。二是创新两岸人文交流形式,联动岛内22个县市精心打造台湾伴手礼专区,策划融合两岸非遗文化、民间风情的特色文化展演,集中展示开放台博会、台商大厦、莞台高新产业园、台心医院、台商子弟学校这五大东莞台商闪亮名片,以实实在在的莞台融合丰硕成果,共筑两岸同胞情谊、共绘家园融合图景。
本届台博会,我们将力促两岸同胞交流交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升级,持续深化莞台经贸交流合作。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联动台湾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产业,为两岸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技术交流与供应链合作平台。依托台博会丰富的采购商资源,为海内外台企提供“展前匹配—展中对接—展后落地”全程服务,借力东莞外贸强市政策支持,帮助广大台企开拓国内及东盟市场,将东莞台博会打造为两岸台企参与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权威平台,让两岸共享美好发展新机遇。
2、东莞为了促进外资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在促进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稳定发展方面,有什么新动态?
商务局黄朝东副局长:
感谢您的提问!为进一步密切莞台经贸关系,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工作实际,于去年6月出台了《关于商务领域贯彻落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携手打造两岸共同市场”等商务领域工作,提出争取2024-2026年累计新签台资企业500家等工作目标,其中,在吸引台资企业加大投资方面,提出了培育发展台资总部经济、鼓励台资企业实施利润再投资2项工作任务,通过总部经济政策宣传,建立利润转增资重点企业名单等,推动台资企业加大在莞投资;在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了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加工贸易便利化改革、鼓励台资企业开展绿色贸易等3项工作任务,推动台资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期,我局先后发布了《东莞市商务局关于2025年省级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专项资金申报指南》《东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东莞市支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申报指南>的通知》。为帮助各台资企业全面掌握并充分用好国家、省、市各级惠企政策,我局系统梳理了现行相关政策,形成了《东莞商务领域惠企政策49条》,聚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对外投资、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拓展市场等9大核心领域。其中,涵盖了新一轮省市利用外资奖励政策,将加大对外资高技术行业、跨国公司总部、世界五百强、利润再投资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已在商务局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在此,东莞市商务局诚邀各台资企业积极关注,深入了解政策内容,积极申报符合条件的项目,共同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
3、青年交流是增进两岸同胞了解和情感融合的重要途径,台博会如何给两岸青年交流提供平台?
台港澳局欧阳全副局长:
近年来,根据《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的“四新定位”,东莞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莞台青少年交流活动的桥梁作用,为广大来莞台青提供了寻梦、追梦、圆梦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岛内年轻人将未来发展的目光投向广东、投向东莞。在去年台博会的两岸青年交流分享会上,创业台青、著名台商、网红大V们在互动中理解政策、了解文化、交友交心,更加激发了台湾青年来东莞发展的热情。
本届台博会,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馆面积更大,交流分享活动更丰富,参与的台青朋友更多。占地达360平方米的青创馆,纳入了21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岸青创企业,涵盖科技、环保、文创等领域;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南海青创服务中心等广东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也一起亮相,一站式展示台青在大陆的青春奋斗故事。交流分享会将于9月13日上午举行,通过嘉宾分享、圆桌交流、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围绕创业环境、流量运营、产业机遇等热点话题开展讨论,预计两岸台青、青创基地代表等超百人参与。台博会将提供本地政策、青年服务与创业资源的现场对接,让东莞作为“台湾青年拼事业、享生活首选地”的印象深入人心。
今年,众多台湾青年“首来族”慕名参访台博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发起“东莞48小时”短视频创作挑战,根据青年朋友的兴趣需求,为他们深入了解东莞“国际制造名城”“中国潮玩之都”的产业实力、了解“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厚重历史提供交流平台,一起讲述莞台融合故事。
4、今年台博会招商招展有哪些亮点和突破?对于深化莞台经贸合作有何促进作用?
东莞台协峻睿总召:
东莞台博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次蝉联两岸规模最大的经贸交流活动,今年更是实现国际化突破,岛内参展力量也创下新纪录。组委会和东莞台商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城市精神融入招商招展全过程,向外拓展至东南亚国家,向内深入中国台湾、大陆各省市,一路得到台商台企的积极回应,既有连年参展的“老朋友”,也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展会云集583家AI、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世界500强、上市名企、行业领军企业,报名参展企业数量比预期目标超83家。
国际参展方面,本届展会首次设立“亚洲台商主题馆”,吸引来自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家的10多家实力台企加盟参展,展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零配件、生物科技、国际贸易等领域,借台博会东风开拓大陆内销市场。
岛内参展方面,实现台湾22个县市全面覆盖,工商团体规模全面扩容。在人气最旺的台湾伴手礼专区,有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台东、桃园、彰化、苗栗、云林、南投等22个县市93家企业110个展位亮相。新增台湾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台湾发电机工业协会,这2个团体分别拥有2700多家、300多家会员企业,与拥有3000多家的台湾电电公会、台湾商业总会、高雄世贸会展协会等工商团体一道,推动岛内台资企业总部投资广东,积极促进两岸先进制造业合作交流。
大陆参展方面,省外设有全国台企联、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湖北黄冈、山东青岛、广西南宁、海南海口、福建厦门、浙江温州、嘉兴、黑龙江哈尔滨、四川成都14个形象馆。作为东道主,广东及港澳地区参展阵容强大,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州、深圳、中山、惠州、珠海、湛江、肇庆、清远、佛山、江门、汕头、阳江12个城市和东莞32个镇街将一同亮相、重磅登场。
在招展路上,我们还遇到了一段两岸同胞团结互助的感动经历。7月下旬,台风“丹娜丝”在台南、嘉义等台湾中南部地区造成重大灾情,文旦柚、香蕉等农作物种植业损失惨重,受灾农户面临生活困境。在市台港澳局指导下,当时正在岛内的招商招展团队立刻南下帮扶,联系台南各区及两岸交流组织,在给予灾区民众关怀的同时,由东莞台协解囊出资采购滞销农产品,在台博会展销平台能上尽上、能卖尽卖,全力帮助受灾农户渡过难关,尽显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主持人莫沃佳(东莞市RAYBET雷竞技入口副秘书长):
感谢大家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会后,欢迎各位记者朋友采访台博会参展商及采购商代表,我们诚邀新闻界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和参加台博会,携手擦亮东莞台博会的“金字招牌”。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大家再见!
- 相关新闻